找到相关内容11642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的“八”是指什么?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前五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6、意识:意识是第六,具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62955528.html
  • 瑜伽唯识学心意之探究(一)

      内容提要:  心、意、是印度各期佛教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对三者之解释也不尽相同,《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即是专门解说心意的。就是该品,无论是译师或是注家,在对心意的译文及解释上,都有较大的出入。通过笔者的考察,认为心是本识论的范畴,是依轮回说开出的,在《深密》中是指一切种子心识的阿陀那;意是认识的范畴,是依部派佛教的意根开出的,在《深密》中是指执藏义的阿赖耶识,即后来唯识学所说的...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144133.html
  • 瑜伽唯识学心意之探究(五)

    (四)“唯识所现”与意识  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慈氏菩萨请问佛陀“诸毗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时,佛陀回答说:  “当言无异。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故。善男子!我说所缘,唯识所现故。……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66]  就是此中“我所说所缘,唯识所现故”之“”,唯识学者们对此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摄大乘论》在解释“唯识...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0944129.html
  • 论初期佛教“”之概念及其特点

    论初期佛教“”之概念及其特点  林建德  摘要  心灵与意识研究在现今西方学界可说是一热门的研究主题,诸多的研究成果皆采用或参考到佛教的观点。但对于佛教的心意观点与现今主流意识理论的出入,却显少受到注意。有鉴于此,本文即试著对初期佛教之“”概念,作初步的解说与论述,其中主要采取的观点有水野泓元、印顺法师及Sue Hamilton等人。  就初期佛教“”概念的理解,可知东西方对心意问题的...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3873532.html
  • 瑜伽唯识学心意之探究(三)

      (二)阿陀那即末那之非  《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中只有“意”名,而无“末那”之名,按照传统唯识学的解释,意就是末那,若通读该经全品,似乎并未解释“心意”之“意”,也因此有了以下几种说法:  (一)经中“广慧,阿陀那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至“与五识身同所行转”一段,《瑜伽论记》引文备之意说:“备云:心义已竟,欲辨意义,故以所依义总显起识义。”[34]文备认为此段经文就是在解...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044131.html
  • 分析“八心王”的实际功用

    分析“八心王”的实际功用  释宏满   人们平时所讲的自我意识或自由意志,都是在第六的层面上讲的,并且还在境中了知分辨“我”是如何自由、如何争取自由,更有甚者还会著书立说,宣传关于自由的理论。但是,这些理论或为之而作的努力往往使人适得其反,以至生起更多的烦恼。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当我们触境时,所缘的是感觉,所依的是六根,所归的是意识。  一 八的概括性名称——心意   心识也叫心意,可以...

    释宏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82854151.html
  • 规矩颂释(別本)

    规矩颂释(別本)  王恩洋   导言第一  成唯识论,世亲本颂。十大论师,各成释论。综贯非易。奘师授旨基公,揉为一部,义渊文博。乃提揭纲要,制兹诸颂,名曰八规矩。一切法中,识用最胜。八识用别,...七界地,八转依。  一、名义。   何义名?谓了别,了为觉了,别为分别,以能于境觉了分别。有八种,故名八。识亦名心,积集义故。或名为意,思量义故。此为通释。若别释者,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

    王恩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70863819.html
  • 瑜伽唯识学心意之探究(二)

      (二)《解深密经》对心的解说  以上所说的心、有分、穷生死蕴、根本识虽是部派学者所主张,但其理论却为唯识学者所继承,对唯识学的本识论起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二方面:一方面是业感的轮回说;另一方面是种子说。前者是讲有情在业感的轮回中,本是作为结生相续的主体,种子则是多就“业习气”而说的,指因熟时而感苦乐等果,而有三界轮回。所以,《解深密经》便将此二者圆满地结合,而说“一切种子心识”,...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044132.html
  • 永明延寿对九学说的态度

    永明延寿对九学说的态度  武汉大学 孙劲松  内容提要:唯识正宗只有八之论,并无九之说。有些大乘经典为了区分因地真如与果地真如,或者区分广义阿赖耶识和狭义的阿赖耶识(因地真如),也方便说九,但是此九和八的本来就是一个,只是为了表述区隔修证层次不同的方便而说有“九”。但是真谛的唯识古学系统却在八之上别立九,真谛的唯识古学系统与玄奘的唯识今学系统围绕这个问题产生过很大的争论。...

    孙劲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5074083.html
  • 慧思与智者心意说之探讨

    慧思与智者心意说之探讨   陈英善   中华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提要   心意说,乃是中国南北朝佛教一相当复杂的课题,其中又以“   阿黎耶识”之见解颇具争议,归纳约有三种看法:染、净、染净和合   。天台宗之慧思、智者正逢于此时代,其又如何来看待此问题?彼   此间之见解有否差异?   据本文之研究,慧思由于著重禅观之修证,视阿黎耶识为净识;   智者著重于问题之厘清,对三种阿黎耶识...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347150.html